做好计划还是顺其自然?

做计划是不错的,但是问题在于很多人缺少做计划所必要的技术准备。

绝大部分人以为做计划只是在大脑里把步骤设想一下写下来,或者干脆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分解一下。

类似这种都不能叫“计划”,而只能叫做“计划家家酒”。


ok,这个坑既然挖了就填吧。一头汗。

做事情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learn from the best。

想要学什么,就要从对这件事最上心、做得最拼命、做不好就会饿肚子 / 会死的那些人身上去学。其次是从成绩最好的好手那里去学。没人教你,你也应该去这些地方寻求启示。

那么这个世界上,谁对计划最在乎,做不成的损失最大呢?

军队。军队设计的计划执行不了,那是要尸山血海、丧权辱国甚至亡国灭种的。

谁是计划执行得最好、最完美的呢?

实验室。实验室设计的实验计划要是有逻辑漏洞或者执行困难,等于是几年时间、人力、经费全部打水漂。实验室里是一群知识精英,他们当然会竭尽全力避免这种最大的失败。

什么叫好的计划?军队和实验室是两个最好的观察窗口。

那么这两家为什么制定的计划就更容易成功呢?请你们仔细想一下。

凭什么他们两家就能相信自己的计划够可靠?他们的原则非常简单——计划必须是对已知可靠要素的综合运用。

他们在做计划之前,先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计划拥有足够结实的“砖块”。对于军队来说,就是训练、测试、训练、再测试,直到获得某个战术动作的充分可靠数据。一切的计划,都是建立在对这个战术动作的数据可靠性基础上的。

一个师有多少个人力?多强的机动性?有多少油料?多少弹药?多强的火力输出能力?多强的生存力?军队能做计划,是以规范训练为基础的。他们假定这个师在六小时内可以进入空中机动状态,是因为这个师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在为六小时内打包全部装备人员登机做训练。一遍又一遍、一轮又一轮。训练、测试、训练、测试。

冷天试、热天试、大风天试、大雨天试、大雪天试。是因为这个,总参谋部才能做出“假设的人从某处登岸,我们将在六小时内调动三个师进入xx阵地进行侧翼牵制”这样的计划。

这计划能行,是有足够坚实的“砖块”。

看到问题所在了吗?

计划如果不是由千锤百炼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构建而成,是谈不上可靠性的。

计划的可靠性,完全是由计划关键路径上的步骤的可靠性的乘积决定。(关键路径是指由延迟就会影响计划交付的事件首尾相连形成的事件路径)

假设一个计划由六个任务组成其中四个任务在关键路径上,且它们每个的准时可能性是80%,那么计划准时交付的可能性就是0.8^4 = 40.96%。有六成机会会延迟交付。

如果这四个步骤是像军队训练那样由千锤百炼的sop组成的呢?那么这种风雨无阻日练夜练反复测试的sop,就可以保证95%以上的可靠性。

更准确的说,同志们,现代商业实践的要求是六西格玛的可靠性。

这是什么意思?只允许百万分之三点四的失误。

这样,有两千多个六西格玛SOP组成的计划,才能有大约99.3的准时交付的概率。

你也许觉得,这怎么可能办得到?

你每天都办到了——你徒步走去学校上学,哪次失败了?那就是由两千个标准sop——迈步——首尾相连而成的计划。哪一步你崴了脚计划都会失败,但是你上了几年学,失败了几次?

你看到问题了吗?

没有SOP,没有SOP的可靠性,就没有资格做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一般人做计划只是在过家家——因为一般人所作的计划常常是由没有严格训练测试的不结实的“无定形任务”组成的。

这样就根本没有制定计划的基础。


为了可靠的制定计划,你必须首先有高度可靠的SOP来作为基石。

SOP并不是一些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操作说明,而必须是一个基于基本原理的、极尽合理的界定清晰的、经过充分测试的健壮的高度自觉的系统化方法

SOP的每一个步骤安排、每一个步骤的细节,都应该有足够的原理支持而不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照方抓药。如果不是与坚实的基本原理牢固的连接起来,你的SOP很可能实际上是无效的,根本不能有效的达成它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其他的一切也都是枉然了。

它同时必须是极尽合理的,这意味着它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的调整,整体规划,挤干每一分没有充分实际价值的水分。

它必须是界定清晰的,每一个步骤从何处起,到何处止,交付什么样的交付物,产生什么样的副产物,都应有充分的定义和准确的界定。

不应该有任何一点操作、任何一个交付物或无产物没有明确的步骤归属。

然后它要经过充分的测试。最终是测试结果——而不是自觉完美的计算——决定着你的SOP的真实设计品质。

如果你设计得当,你的SOP应该有很高的容错性和抗干扰性。它其中的每一个自步骤都并不要求操作者有什么特殊的过人天赋,其难度要求应该普遍低于一般人经过简单训练就能达到,经过正常训练能高水平完成的水准。

这种低标准、高抗干扰的设计特性,就称为健壮性。

高度自觉,是指SOP中应安排足够的便捷有效的排除错误的机制,使得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恰当的、有效的、最好还是成本低廉的质检措施,以便使操作的失误都能被有效的察觉,及时得到纠正,保证最终的输出物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得在操作之中执行人能透彻的、完整的对操作的进度和质量细节保持觉察。

这里有一个SOP的开发和设计的实例(作为一个公开演示,它仍然在进行之中):

如何才能做出一碗美味的蛋羹?


SOP一旦设计好了,就要视作最重要的个人资产反复加以练习和强化。

要反复反复的练习和实践,直到你掌握它的一切变通、一切细节的原因、一切操作的要点,能如呼吸般自然从容的执行它为止。

执行你的SOP,应该是一种完全不消耗心力的轻松的体验,完全不会令你感到任何紧张,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

举个例子——刷牙洗脸会让你感到紧张吗?它是不是已经不消耗脑力到了你经常会需要回忆“我刚才刷牙了吗”?

对SOP掌握的牢固程度、深刻程度,就是你的基本功所在。

一项计划是有大量的环节的,也会有非常多纷繁复杂的变数,它之所以总是不能如愿的执行,其根本的要害就在于你计划的步骤的抗干扰能力太差。

你计划了十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执行你都会受到意外情况的干扰,如果你每一步都发生交付时间和交付物的偏差,积累十次你的计划就会完全失败。

合理来说,你必须将你的计划归化成为由大量的SOP和少量的临时过程的组合

这犹如规划一段旅程。SOP就犹如地铁、高铁这些轨道交通,而那些临时过程就如同在站点与站点之间的步行、骑车和打车过程。

一旦踏上了轨道交通,那些段落就是准时准点、极少意外的,而且不需要你消耗心力去关注、焦虑,而且成本高度可预料。

而那些无法用纯轨道交通完成的路段,你就要依靠临时的灵活机变、依靠种种的投入去保证正常完成。

你的大部分机动时间、机动预算以及违约预备金都要放在这些环节,然后大睁双眼把这些环节看好。

这些灵活机动的环节,是真正考验人的机变能力的部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你才更需要把一切能用SOP处置的环节先归化为SOP,一遍减轻负担,集中精力去对付这些环节。这些机动环节就像胶水和桥梁一样将坚硬可靠的SOP们联结在一起。SOP是坚硬可靠的,胶水环节是柔软灵活的,于是你的计划才会刚柔并济,在可靠性上有保障而在有效性上有意义。

坦白说,一个人的效能,几乎完全的看ta身上有多少可靠的SOP可用。

其实对中国人有一个特殊的文化优势,那就是事实上SOP的划分已经在语言中内化了。

在中国,每一个单字的动词,都是一门单独的SOP,是被几千年历史识别提纯的功夫,

吹、拉、弹、念、做、打、说、学、逗、唱、描、摹、写、画、洗、染、编、织、切、割、斩、剁、蒸、炒、煮、炸、烹、炙、腌、渍、刺、扫、劈、卸、勾、挂、投、缠、雕、钻、刻、划、测、算、计、谋、骑、射……

每一个单字,都是你可以练的功夫

真正占住一个字,你已经可以在人间立足,无惧任何竞争。你要是占住三四个字、乃至八个、十个字,你已经足够开宗立派,荫蔽后人了。

叫你吹,你气力悠长吗?你收放自如吗?你节拍分明吗?你呼吸转换能自由掌握吗?

叫你描,你线条流畅、力度均匀、粗细得宜、出锋如刺、转折如斩吗?

叫你刺,你意到劲到,力透线直吗?

你知道这些字合起来可以做到多么令人惊叹的事情、可以支撑多么复杂的计划吗?

但是现在叫你站出来,叫你拿一个字出来试给人看,试给自己看,你有几个字有这个硬气?有多硬?

没有SOP,就没有功夫。

没有功夫,没有资格做计划。

没有计划,你人生必败。

自己掂量一下应该怎么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