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在于缺少更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现在中国的女权实际上是处在一个自发大于自觉的,由痛苦和刺激驱动战术的应激式的反击的阶段。

它比起上一个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解放后妇女权利在立法上相对于解放前取得大踏步的进步——而言,相当微不足道。

它重要的进展,是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原本势单力孤只对自己的事情做反应的个人,现在比较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获得舆论的声援。同时随着女性的经济能力的提高,商业机构或者开始开始顾虑或者开始经营自己对待女权问题的立场,这在无形中也扩大了女性的实际权力(power)——说“不”的权力。

问题是,仅仅说“不”并不能解决问题。

你不喜欢你的婆媳关系,你说了“不”,然后呢?然后“是”是什么呢?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那么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你们注意到了吗?各种公众号、大V……ta们几乎都只是在帮你说“不”。

拒绝、反对、不喜欢、不要,但是应该接受什么?赞成什么?喜欢什么?要什么?这些呢?

你不能单纯的通过“破”来替代“立”。把所有的“不要”收集总结起来,不能等同于你已经宣布了你要什么。

你要什么?

说出自己要什么,比只说“不”要难的多了。因为你说了自己要什么,就会给人很多说“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的机会,似乎是失去了很多权力。但是,即便如此,确定、主张、追求自己想要的,这仍然是权利真正实质的部分,是权利中真正主动的部分,真正与你的自我价值实质相关的部分。

因为这些而接受“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的约束,这是头戴王冠必承之重。

而现在的女权运动对这一部分的努力是明显缺失的。

反对旧的女德,这当然可以,但是新的女德是什么?还是说不再应该有任何意义上的女德可言?任何人在任何意义上探讨女性应当如何,都是“尝试从思想上禁锢我们的自由”的敌人吗?

如果你们认同这个观点,你们会发现一个极其尴尬的困境——这并不会导致“不会再有任何女德的探讨存在”,而只会导致“探讨它们的全是你们之外的人”。

要知道,关于共同行为规范(在这里即指女德)的探讨是必然存在的。

任何真正想要作为一个整体去争取共同目标的群体,都必然有一个共同行动纲领。这种纲领不可能只包含“不要”“反对”,还必须要包含反对之外的目标。而这目标必定会依着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逻辑的引出组织成员的共同行为规范——也就是组织自己的德行。对于女权运动来说,就是指新的女德。

换句话来说,女性要真正的团结、真正的被看作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必须被一切其它实体行动时纳入考虑的要素,新的女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竖起“我想要这个”的大旗,你才能聚拢“我也想要这个”的同志。而“我们想要这个”的共识,势必要产生“我们应当/不应如何”的共识。

而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在“对想要什么避而不谈,仅仅只说不”这种实践之下,无论你是否主动的意识到、是否赞成,这面旗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实践成了“我们要尽可能的追求为所欲为的power”。

这当然是一面强而有力的旗帜——谁都想要这样的power,因此它自然也能吸引到大量的“赞成”者。但这是一种早已被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证明过的死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在死亡之前实现了这个目标。

这是一面海盗旗——如果说存在什么历史教训,那么“在获得了优势地位后将自己组织的目标堕落成了“寻求一切否决权”将会危害组织的生存”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一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