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内部整洁,国际空间站线路杂乱,网传这样设计更科学,裸露的线出问题时容易查找,这种说法合理吗?

其实电力系统管线不整齐不是考虑维护性的结果,而是设计太过于接近“原型机”的结果。

设计的时候需求还不清晰,于是用了通用件先完成功能。因为功能的设计需求,导致了线路在空间上的交叉。后来也没花时间去优化修改,就这么发射了。

线路在空间上一交叉就完蛋了,这意味着在拓扑几何上已经意味着有序的不可能了。举个例子,在围棋盘上位置随机的摆上数量相同的连续编号黑白围棋子,然后你试着生成一个“有序的布线方案”来把序号相同的黑白子互相连结看看?

能整齐才有鬼了。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重新系统性的重构黑白子的排布,使得需要互相连接的黑白子有一个拓扑上更有序的结构。

比如这样:

一是将大量的线路交叉集成到芯片内部——这有点像当年的接线式电话系统进化到程控电话系统。其实你去看芯片或者电路板内部,其实是一个立体管线结构,电路在上下几层板之间互相交错,以它的“混乱”,换到了针脚或接头的排列有序。

这其实是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带来的设计思想的提升。

跟维护恐怕没什么关系。

1)整齐的线路绝对的更有利于维护,这个没有争论的余地。

2)“打开盖板增加维修难度”云云,不太可信——估计那些维修盖板多半是无螺丝锁定的。

合理推断,空间站内部应该是不太允许无法严格管理的细碎物品的,很难想象会用螺丝来固定什么东西。没有意外的话,螺丝紧固应该是舱外部件才会使用的做法——在那里如果螺丝脱落会自然飞走,不至于在内部到处飘荡闯祸。

在内部到处漫游,不一定会引起什么短路或者堵塞,隐患很大。一不小心吸进气管都不无可能。

所以,估计真相不过是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时期设计工具和制造能力的限制导致了它无法进行太复杂的重构来提升有序性,以至于就是这么个水平了。

这没什么特殊的优势,只是时代局限的正常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