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中国,为何却容不下皮卡?

在中国营运用卡车的的购置税是10%,而非运营用乘用车则是5%,这只是起点。

营运用车辆都要在车体上——一般是车门上——漆一个“核载x吨”,以便过称时由交管部门核实超载情况(丑破天际)。

GB 7258-2017不少市内道路、高速公路、封闭路、快速路,均禁止开放式车斗载货,以防货物掉落导致严重交通堵塞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简单来说,一旦被划为营运车辆,税费、规费、保险……等等费用都要上涨一大截,而作为货车,皮卡又受到大量地方交管限制,并且载货量毕竟不如同轴距的纯货车。

一来二去,皮卡就只好把车斗加盖,转为作为异形乘用车来销售。而既然是乘用车,那个尾盖就不允许拆掉了。

带着那个尾盖,说实话不伦不类了。

其实皮卡在中国不流行,并不是因为性能问题或者耗油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车辆管理法规对货运车辆、营运车辆的特别管制(或曰特别保护)所致。

毕竟还有那么多运输企业要靠手上的车辆吃饭,如果全都可以允许自由跑营运,那么马上大量的家用车肯把尾箱盖拆掉、肯加装车斗、肯拆掉座椅……想来赚钱的真的多了去了。不知多少出租车企业、货运企业乃至公路客运企业会迅速倒闭。而这些企业在早期,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大量属于国营,而且长期承担着相当大的解决就业的任务。

这会引发社会稳定问题。至少在皮卡刚开始流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现在严格说是那时的法规被顺延下来,历史路径有继承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