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工作重压下原子化的我们,如何重拾爱人的能力?

其实这个答案没有那么神秘——就是不要把爱想得非要惊天动地。

爱不起一百块的,就爱个五毛钱的也行。

爱的定义非常单纯——“不求回报的净输出”,只有“不求回报”和“净输出”这两条,没有金额数量的要求

这就决定了即使五毛钱也是爱。

但这个五毛钱的爱,并没有那么简单,具体执行起来有很多误区,而最典型的误区,就是误认为“爱应该受到好评”,于是一旦没受到好评,就不断的追加投入,直到得到好评为止。

谁说爱一定会受到好评?看看刚才那两条标准,有“必须得到好评”这一条吗?没有好评,你只需要注意几条——第一,是否有法律上可追诉的赔偿责任,如果有的话,那就正常承担,并且下次吸取教训,不要产生这种硬赔偿责任;第二,既然对方没有好评,那么下次等到对方自己请求或者采用“放在路上,需者自取”的被动模式;第三,原谅对方,清除掉自己对“好评”这种回报的强求。

在做好这三条的前提下,对方没有好评,你也不需要纠结自己有没有爱、所做的符不符合爱——你放心,符合,没任何问题。

你没有必要因为对方没有给你好评就否定自己做了不求回报的净输出。再说一遍,你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好评就否定自己做了不求回报的净输出

你所行的是不是爱,标准既不在你手里,也不在对方手里,而在客观算法手里。是爱的施受双方各有义务去服从这个客观算法的判定,而不是各凭自己的随心所欲去做判定。

你符合算法要件,而对方否定这是爱,那么自然规律自然会去用事实教育对方这对不对。你不符合算法要件,却要自认这是爱,即使对方都同意,也一样没用,自然规律会两个妄人一起教育。

所以,你只管紧盯着这两个标准要点——“不求回报”和“净输出”就行了。

净输出是指经济帐,即按照市场公允价值,对方帐上应该获得了盈余——哪怕一分钱的盈余也是盈余。而且净输出是承认盈利的——牛肉面成本十块,对方在市场上要二十块钱才能买到,你让他十八块买到了,你就已经做了净输出,甚至价钱同样卖二十块,你能让对方少等一分钟,这都仍然是净输出。

并不是非要你完全免费才叫净输出,你完全可以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仍然毫无疑问的算得上净输出。

对方不同意,你不用争执,让对方去别家排队就是了。

“不求回报”是指心理账,即在对方有这个盈余的前提下,你认定对方不欠自己任何其它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回报的义务、感谢的义务、认可的义务、甚至记住的义务、知道的义务。

只要你做到这两条,不管对方是什么状态,嘴头是什么评价——包括大骂你这不是爱在内,都不足以改变你的行为的爱的本质。

对方的评价可以决定你的爱打几分,评价越好分越高,所以追求好评价仍然有它的价值,但对方的评价并不能决定你所做的行为是否属于爱

是不是爱,是这个公式决定,你要做的是别在公式计算上造假。

什么叫公式计算上造假呢?比如把你的贡献往多了算,把别人的损失往少了算,比如觉得“这点感谢都不给怎么说得过去”。

你没造假,公式是正值,你就没必要纠结。

公式是正值,对方不高兴,你可以抱歉、表示遗憾,但抱歉遗憾归抱歉遗憾,爱归爱,你没有必要否定你所行的是爱。这叫爱得不够出色,但不够出色和是不是是两回事。站稳这一点,你就会立刻认识到——爱本身没什么难的,门槛并不高,你也根本谈不上“不会”,更谈不上“做不到”。

更谈不上“缺爱”——因为反过来,作为接受者你也要认识到:尽管你自己怨气冲天,但是同样有很多别人对你行的事属于爱。是不是爱根本不看你是不是怨气冲天,是看这些行为套进公式算出来是不是正值。

是你自己有义务要学会对爱满意或者止怨,而不是行爱之人有无限的义务来让你心满意足。

自然规律强制赋予人的义务仅到“这是爱”为止,它并不惩罚爱得不够完美,对“爱得不够完美”,它所做的是借着碰撞匹配去帮你找一个这种不完美不太成其为问题的环境,就像学校给过了录取线但成绩不够高的学生调剂专业——你不能把这种调剂视为惩罚。

相对的,对爱得更出色的人,这个匹配的过程就会很短,成本会更低,这份被节约的成本,就客观上是一种额外奖励——所以你不应该满足于及格,

但是对这公式算出来是负值的人,那就不是“录取但要调专业”的待遇了,而是“给你机会再考”——没考过之前,任何专业都不适合你。哪怕你强行挤进去混进去,被保安看到了也要把你拎出去。

看明白了这些尺度关系,你就会认识到——爱其实不难,它其实门槛很低,别说原子化,除非是个植物人,否则任何能说会动的人类都有能力,根本用不着“重拾”。

在爱的立场上不及格是没有借口的,自然规律也根本不关心你有什么借口。

你要努力的是争取分考高点,少花几年调剂来调剂去。因为“被调剂”在感受上极其类似复读重考,有时甚至根本没有逻辑可见的客观特征上的区别。这种只能凭信心才能平安度过的阶段,当然还是少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