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内无恶不作的人是否会比在游戏内尽量行善的人人品差?
怎么评论人品差?
几条逐渐递进:
第一条,取乐的模式可怕。注意,我不是在说谋生的模式可怕。我是说他取乐的模式可怕。
人要谋生,无可奈何,那么各种擦边球乃至于“人在江湖”的“身不由己”,我们暂时不去加以评价。——注意,我没说使上这个理由就肯定算无罪无恶了,我只是说这个层面我们暂时不予评价。
我们只说取乐。
取乐,是人在生存需求之上的东西。取乐,没有“这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的借口。所以,“取乐的方式可怕”——也就是以恶为乐——就是一种可以说明问题的指标。
譬如,好以杀生取乐,好以成瘾物取乐,好以霸凌取乐,好以见利忘义取乐。
这些都是明确的危险信号。道德与否我们暂且不谈,只是单从危险性来说,这些人身上存在着如利刃一般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条,道德投机主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或者契约、法则,他是否遵守,全看会不会被抓住,抓住是不是会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只要经过计算——有时候只是假装计算,实则是被猪油蒙了心的妄断——觉得可能有净得利益,他就觉得无所谓,甚至觉得不做才傻。
“这里又没有人管”,“抓到了也无非重新注册一个新号”——这样的心态,就是投机主义道德观的体现。
这东西有一个对应的中国法则,叫做“君子不欺暗室”——不因为没人看得见,就推翻自己的准则。不因为可以逃脱惩罚,就去作恶。
第三条,道德场景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对一个道德议题没有确切立场。采取哪个立场,全看情境,看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情境里,切换道德评价体系可以使自己脱去罪名、获得在场优势势力的认同,或者甚至获取某种利益,那么他可以非常逼真的——乃至于“真诚”的——切换到那个立场。而切换到另一个情境下呢,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切换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立场。
如果你不是同时看到了两个情境下的全部表演,他完全是无懈可击的。每一幕戏都演得激情十足,令人不能不相信他就是那么想的。
你如果把两个情境下截然不同的表演一起拿到他面前呢?他一脸的茫然——“对啊,有什么问题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让你不得不怀疑他缺少涵摄问题本质、发现逻辑矛盾的能力。觉得他大概不是虚伪,而是笨,是傻。
只是,“巧合”的是,他每次“傻”都“傻”在很占便宜的位置上了。
这个就叫做“道德情境化”。这不光是道德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只是道德已死亡。道德情境化,是不但他谋杀了道德,他还要把道德的尸体拿来做成木偶,梳妆打扮起来穿街走巷演木偶戏赚钱。
这几条,都可以不折不扣的算人品差。
但这还不算差到极点。
为啥呢?因为是个人就或多或少有这么一点,大概只是程度不同。尤其是很多表现非常隐蔽,需要一个人不但有坚决的自省的决心,还要有超人的天赋和日积月累冰冻三尺的自省经验堆出来的自省能力。否则看都看不见,自然也就谈不上自我修正。所以,人身上有这些问题,虽然是问题,也是避之则吉,但还不算洪水猛兽。
那什么是极恶呢?
那就是无耻——自己已经明知,已经故犯,但不觉得羞耻,不惭愧,没有不适感,没有焦虑感,于是毫无修正的驱动力。这已经可以非常有效的将这人诊断为“反社会人格”了。这就像有人无意间杀了人,但是却没有发现自己感到有什么不舒服,没有恐惧,没有担心,没有罪恶感,没有焦虑。缺少这些内嵌的良知效应的人,缺少道德的基本机制,是极端危险的存在。
那可不是“避之则吉”而已,而是你要是发现了这种人而不果断回避,就形同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玩火。
在这之上还有一类,可以成为王中之王——那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我把这个回答收进了家族答集,就是为了告诫有意建立自己家族的人——你的家训里必须包含这一条回避法则——要高度注意识别无耻之徒,避免误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家族之中。
怎么识别?比如问问他们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看看他们是不是会祭出“反正没人管”“这样的人多的是,不多我一个”之类的神回复。
发现一个,剔除一个。
不是不可以打交道——事实上世界充斥着这种人,全然隔绝是不可能的。
而是不可以将他接纳为你的家族成员。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0 1.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