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政府部门容易低效?

你怎么判断一个让你觉得进展缓慢的工作到底是低效,还是本来就只能快到那个程度?

来个最基本的思想实验:

“煎一个鸡蛋,趁热上桌”,和“煎一百个鸡蛋,趁热端上一百个桌”,是不是一个增加100口锅和100个厨师就可以在同样时间内办到的问题?

一位师傅盖一层楼用三天,是否意味着他用三百天可以盖起一百层楼?如果后者需要一百个工人忙三年,是不是意味着它很慢?很低效?

评价一个事物是不是真的很低效,是一个远超过一般人想象的困难问题。

这么说吧——有这个能力的人,在人群中比例不超过1%。

为啥?

因为这就是成功企业家的关键能力

你如果真有这个能力能有效的判断出哪个组织——不用提政府、央企这样的体量,就一般的一千人左右的中小企业就行——有可以证实的、确切的效率洼地可以挖掘,

那么恭喜你,就这一条,你起码VP起步。

这种价值洼地,每一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发财机会,要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去孵化的金蛋。

你没有任何理由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而应该果断的抓住它,向财务自由勇敢迈进。

如果是涉及到动辄服务几十万、几百万人的政府服务,你放心,官员都是要政绩的,只要你能证明的确可以提高而且没有副作用,中国有2844个县,14677个乡,69万个行政村,你绝对可以找到至少上十个能用而且敢用你这合理化改进的有上进心的官员。

就算只是十个村支书,你也少说服务几千人。

你要是在10个村级单位有成功应用案例,你大可以横行天下了。

这69万个村里面,多的不敢说,你少说能找到1000个跟这十个村类似的村。你把这十个村的书记拉个群,把这1000个书记挨个拉进去聊个天,你最后得个共和国勋章都不无可能。

是的,只要你看到的是真的,能实际验证——注意,知乎有十万赞不算——你就有机会得到共和国勋章。

每个村每年省10万,1000个村一年就是1亿——注意,这是去掉了所有成本(这包括给你的报酬)之后的净效益有1亿,还是每年

这是最现实的商机,甚至是中国最大的业务之一——toG业务。

何必坐而论道,干脆起而捞钱,岂不快哉?

你先把这个想想清楚,再思考一下那些只见大声批评却没有见ta去融资创业的人们是不是真的看到了什么“显然低效”的东西。

钱不骗人。

Let the money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