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太重感情的人基本都是穷人?

什么叫重感情?

具体来说,“感情”是什么东西?

大部分人所谓的感情,说白了是一种交情而不是一种感情。也就是曾经打过点交道,姑且不算翻脸,交往过程双方要么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要么彼此没有感受到明显亏损。比如曾经是一个班的,是一个村子的,一个圈子的……时不时照个面的、说得上一点亲朋故旧的等等等等。

我们的传统社会伦理规定了这些人彼此间天然有关系义务,只要你们构成这种身份关系,你们之间就被规定了有亲,有亲就有情,有情就有义。

洪门三十六誓,开门头三誓都是在反复强调这一点:

第一誓:自入洪门之后,尔父母即是我父母,尔兄弟姊妹即是我兄弟姊妹,尔妻是我嫂,尔子侄即是我子侄,如有不遵此例,不念此情,即为背誓,五雷诛灭。

第二誓:倘有父母兄弟,百年归寿,无银埋葬,有磷飞到求兄相帮,必要通知各兄弟,有多帮多无钱出力,以完其事,如有诈作不知者,五雷诛灭。

第三誓:各省外洋洪家兄弟,不论士农工商,江湖之客到来,必要留其一宿两餐,如有不思亲情,诈作不知,以外人相看者,死在万刀之下。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这种“被规定的感情”构成了一种利益再分配的规则,任何一个人都有好几条线规定ta有义务照顾亲、朋、故、旧、乡亲、同窗、同事……

当然,它也规定了这些亲朋故旧相亲等等等等都有责任帮助当事人自己。

怎么个“必须帮助法”?在古代再直白没有——有连坐族诛之罪存在。

一人造反,一乡屠尽;一人谋逆,九族齐诛;一人失势,一众皆黜。

人们甚至没有机会切割。ta出事,你跟ta有理论的伦理关系,你就直接被视为需斩的草、待除的根。你们在古代的法律原则上、治理逻辑上根本就被看作一体,由不得你撇清。

捆到一起被批处理已经是不容选择的事实了,人们只能选择从这种现状里捞回最多的好处。自然的后果,就是上面说的这个半强制性的利益共享机制长盛不衰,深深的嵌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构成了一种中国人生下来就知道的天经地义的义理。

说到这一步,你们就应该意识到了为什么现在这件事有问题了。现代社会的法理原则和治理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之一,就是从基本实践的层面消除了连坐这个观念。

父亲做的事,默认儿子是不用负责的。除非有特别的证据证明儿子有自己的参与,否则即使亲如父母子女这样的关系也不构成连坐处理的依据。更不必提旁支亲属、熟人、故旧这些更远一些的关系了。

你的成功基于原来的伦理逻辑有义务和对方分享,但你的失败基于新的法理观念却与他人无关,并无当然的牵累效应存在。

这天平失衡了。

谁没有意识到这失衡已经是既成事实,没有意识到传统的“投资保障机制”已经失效,还按照传统的观念“讲感情”,就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损失。

也就是说,如果把“讲感情”定义为按照传统伦理承担“分担风险、分享利益”的义务,大概率会得不偿失。

问题在于,“讲感情”是不是就是这个定义。

因为人不只是有来自这种社会契约所规定出来的、仅仅因为出身等先天条件、环境因素所带来的伦理义务,人还有自己主动建立的关系。

比如,

自己选择要追随的人;

自己选择要珍惜的人;

自己选择要报答的人;

自己选择要缔结关系、要养护关系的人;

自己选择要爱的人。

问题在于对于自己选择要爱的人,讲不讲感情。

对自己选择要爱的人讲感情,是不是一定会导致亏损?是不是一定是一种财务的灾难?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如果双方都确确实实遵循爱的法则行事,相爱的关系是世界上产出最丰厚的关系

道理极其简单——相爱的关系,有一种最直白的特征——它的管理成本极低,内耗极小。

我再说一遍——真正相爱的关系,其管理成本必然极低,其内耗必然极小。

但凡一段关系让你感到消耗极大,要么它是无爱的,只要以爱为名,则中间不是存在对爱的理念性的误解,就是存在爱的能力的有待成熟。

理想的爱,是管理学梦想的圣杯。它不需要立法成本、不需要司法成本、甚至也几乎没有沟通成本(需要有效的支撑爱,洞石穿金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必备的)。

它对一切关系的恶性循环都有天然的抑制作用,除了物理毁灭之外,根本无法摧毁。

两人同心,其利断金,不是说来玩的。几百上千人能自觉自愿的同心合意、为彼此舍命,足以令山河变色,震动整个世界。

区区“财务自由”,根本没资格被当做一个值得花太多时间探讨的话题。

对幸运到有感情可讲,更幸运到能讲得了感情的人,富裕实非难事。

其实你们仔细去看那些成功而且长青的企业,其中常常有一些富贵未能淫、贫贱未能移、威武未能屈的感情在内。若不是这样,一家树大招风、百年寒暑的企业所面临的富贵、贫贱、威武,绝不是靠“多给下属钱”就能挺得住的,它早就完了。何况“贫贱”时你哪来的钱?

不要被一些被时代浪潮扬起的暴发户们所污染出来的“大数据”误导。ta们的所谓“富有”很快会转化为下一代的账单和赌债甚至毒资,化为乌有,转眼只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甚至ta们中的很多人,若是没有拿到过这些横财恐怕人生的终局反而会更好。

想要能受得住财富的诅咒,人必须要学会讲感情,学会对谁、怎样讲感情,根本没得选。

懂这厉害的人随时随地愿意讲感情——遇上一个值得讲感情、讲得了感情的对象,ta们马力全开起来,给对方的待遇之“好”,常人难以想象。

只不过这样的人少见,而且既然配得上,往往也不会拿这种待遇看得那么激动,更不会拿来炫耀给别人知道罢了——拿这个“炫耀”……想想都叫人翻白眼。

于是自然在统计上就没什么可见度,几乎必然造成“富人都不讲感情”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