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我的保姆越好,她越不好好干?
恩这个东西,是最容易成仇的。
明白人避恩如避仇。
你同情某人,或者纯属有贡献的欲望要有利于某人,有以下无害的做法:
1)以工代赈,对等交易。
不要发钱给物,而要提出一种对方要付出点什么来换取收益的好交易。
比如,你可以提出花一万买ta一件旧衣服。
又比如,你可以提出空房子缺少人照顾,用居住权换照顾权。
或者说你想要卖房但没时间领人看房而又不想找中介,让他住着但提供看房服务。
但无论如何,这是公平交易,无恩可居。
不要只算经济账好像觉得亏了,事实上你也用你的闲置资源买到了你的稀缺资源——自我价值感。
这东西是维持人的积极心态和幸福体验的极其强大的原料,能用对你基本无实际损失的余钱买到,你其实赚了。
记住了,你其实赚了。
当时就赚了。
再要更多,你是在贪,在榨。
既然你在亲手栽毒树,将来招来了毒虫,收了毒果,又何必惊讶呢?
就算你能引得全世界的人情生榨商齐声点赞,你以后一样会失败。
连一丝一毫的变数都不会有。
人不需要你的恩情,人需要的是好交易,因为你不能假设穷人就一定会乐意把“微不足道的多余人格”换个“好价钱”。
哪怕这是你自己的真实经验,也不能这样假设。
有益于人,不求居恩,这才是完整而真实的德行。
创造一种好的交易——不有意伤害第三方的利益,也不勉强对方、也没有委屈自己,且有双赢——这就是人能具名以行、不受反噬的德行的极限。
在一个好交易的背后,你和对方的关系仍然是平等的。
你要有益于人,你不必去搜肠刮肚挤出自己最大的“善意”,而要眼聪目明的持续观察,耳听八方的长期聆听,去了解所有人的愿望和需求,了解人的利益,去那里面找到可以消除的无谓的痛苦,和可以互相温暖的余热。
【消除无谓痛苦】,【避免浪费余热】,是构造无需任何司法成本和管理成本就可以长时间自持的良性关系的基本入口。
因为这才是人类财富和价值的根源和本质。人类的整个伦理构造都是为了有效奖励这两种贡献而被塑造的。
看得见它们的眼睛和推得动它们的手,是一种能移山倒海的神通。
你能看懂,你就会明白什么会时来天地同助力。
只要你做的是这两件事,全人类都站在你这一边。
而所谓“做这两件事”,你一定要记清楚,要的是维持所有各方的人格平衡和对等。
看清楚,这种对等包括“不要自以为这交易对对方肯定够肥美,对方不接受就叫不识抬举”。
否则不过是拙劣的市恩。
“市恩”不是一种德行,而是一种罪行。
亵渎神器,预后不良。
2)不具姓名。
举个例子,你看到某人很缺钱,你想帮他,你在他家桌子上留三百,让他自己捡到。
你实现了帮助,但你成功的躲开了恩情。
这就叫聪明。
你开个铺子,把你打算帮助如人的东西放在桌上随便人自愿去拿,不记对方的姓名。
你也成功的断了自己居恩的可能。
这也就叫聪明。
始终要记住——人不可以有恩于人,因为施恩与受恩者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最终一定会演化为对失望的愤怒和对负担的憎恨。
恩即仇种。
如果你真的爱对方,放眼长远,你就要明白——人既不要感人的恩,也不要居人的恩;因为那是在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
说居人的恩会种下仇恨的种子,估计你们容易明白,没什么意见。
但是说感人的恩会种下仇恨的种子,怕是有人要跳起来。
第一,你跳起来是因为你还是在暗戳戳的惦记着人家欠你的恩情,你想搞一个“我不居恩但你小子要感恩免得我还要来强居一下尬得一批”的完美方案。
你想得美哦。
第二,你是怕如果你支持了这条,一堆只是因为有把握你小子知情识趣挺“感恩”所以才没有骑脸居恩的恩人们会停止放水,而你才刚打上肥皂还一身泡泡。
其实你是已经陷进去了,参与了这个市恩的买卖,裸照都拍了,人家正在往账户里打款,舍不得现在就能到手的救命钱——这世道,想借高利贷还不容易呢,哪里顾得上“高利贷不好”?
所以,不是这些话不对,而是它们“不切实际”。对吗?
它们只适合还没一脚踩进这个泥坑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而不切已经半截入土的你的“实际”,对吗?
第一,我先说个紧急的——你先别去借高利贷、校园贷。因为你在用这个思路反驳,意味着你很可能在现实中已经非常接近要去跳这些坑了。
你可能觉得你是在开玩笑、我也是开玩笑、这只是论坛上闲打嘴炮——但是坦率的、实在的告诉你,你正走在一条最终真的会不介意去借高利贷的路上。
因为这就是借高利贷的时候还人的mind set,一分一毫都不差。
此刻——就在说这话,动这念的此刻——你正是杀猪盘、电信诈骗、高利贷最肥美的目标,和它们的策略设计所指向的典型目标完全重合。
第二,
这思路的合理性是什么呢?
就是打算用“很感恩”的广告来争取被市恩。赌一个市恩的人不会索赔、或者自己拿到了本钱能迅速生利,到时候反正赔得起。
万一赔不起,我可以说“你本来说的就是施舍,凭什么现在来要求这要求那,原来你是伪善”。
反正这时候我翅膀也硬了,可以自己飞了,你就算去广播我“不知感恩”,我也不需要更多的恩人了,老子不怕了。
这是一整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计划,对吧?
但是,你大大的高估了市恩者的耐心——这个问题是怎么被提出来的,你要不要回头去看看问题描述?
报恩的定价权在对方手里。
那利息是按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标准加一个跳楼大减价来“慷慨的”设定的。
涌泉 / 滴水 x 一折,是多少?
“感恩”的实价如卖身。
你还起个大早,生怕晚了卖不出价钱……
这利息第二天就要开始收。
第一个月结账,你就会面临是“继续感恩”还是“被广播不知感恩”的选择。
大胆的猜测,你的“恩人”恐怕不会在这一个月里就年老体衰、无奈你何。
你还指着“等俺翅膀硬了”之后?
你觉得这“市恩/感恩”组合真的能happy ending,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吗?
你盼着迪斯尼的结尾,但你看到的恐怕是漫威的开头。
你已经埋到腰了怎么办?
第一,停止下沉。
万一你受了人的恩,尤其是对方也自认是恩的恩,要绝对的遵循“最小用量原则”。
如果住了人家的房子,要想着尽早的搬出去还给人家。
拿了人家的钱,要尽早的自立,至少先停止继续拿。
收了人家的优待,要尽量自强,至少先让受优待的幅度尽可能小。
先停止继续受恩,然后尽早的把欠下的恩早点还了。
这不就把这半截身子拔出来了吗?
有什么“不切实际”?
(未完,待续)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0 1.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