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懒惰不争气?

懒惰与否其实和贫穷富贵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只是和家庭的“基准勤奋水平”有关。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routine”,也即是一种生活常规。你仔细观察所谓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日常生活是有高度周期性的。几乎那天都有很多内容是固定时间段发生。例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梳洗、几点穿衣、几点早餐、几点出门、几点回家、几点晚餐、几点看电视、周几洗衣、周几打扫、月几算账……

这涉及到一系列的劳动,这些劳动的成果会不断的修复家庭的总体生存状态,最后总是会达到一个平衡线,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在这根稳定的水平线上,存在着一个“各项事务完成的水准”。就是每次扫地大概扫到个什么水平、每次收拾屋子收拾到个什么水平、衣服洗到什么水平、澡洗到什么水平……这些工作完成度、完成质量、完成效率会形成一种家庭成员对劳动的基准认知。而这个基准认知的水平,决定了家庭成员在外人、在第三方视角看起来是何种评价。

人们总是奉行“除了工作之外尽量休息”的准则,所以被视为“工作之外的工作”的家务就总是处在一种“按可以忍受的最低标准完成”的状态。否则家务的质量要求同样可以是无穷高的,你将失去一切休息时间。所有的人都其实生活在自己能忍受的脏乱、拖沓的底线上。那种“奋起神勇打扫得一丝不乱”只是时不时出现的偶然现象,“生活在底线上”才是常态。

所以坦率讲,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懒得很”、“脏得不行”、处在“勉强能过”的状态。所以这个水平决定了“糟糕到见不得人”、“拖延到不能忍受”的水准下限。

张三家客观上比较整洁,但这是张三眼里“勉强能维持”的水平;李四家乱得像猪窝,这在李四眼里也是“勉强能维持”的水平。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底线上。这根稳稳的底线,就是每个人心底里对“事情拖到什么样、糟糕到什么样就无法接受了”的认知基准。

这个基准高,那么当事人会在很高的水平上就觉得“水准不能再低了,再低就没法见人了”。

这个水准低,那么当事人就会到很低的水准才觉得“这真的不能再拖了”。

这个水准不是绝对的,而是在各自的家庭条件基线上的相对值。你的条件好,家里很多自动化工具,还有住家保姆帮忙,那么你的家务工作可能主要是管理性的,那么你的整洁度就要到高得多的水平,才能和家庭条件差的人得到同样的勤奋评价。

所以具体是否勤奋和家庭条件是相对无关的,“懒惰”并不特别的偏向贫穷。

只能这么说——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勤奋水平高的人的生活状态很自然的会好一些。ta平时的生活已经决定了ta到了什么程度就会开始焦虑、开始不能忍受。

所以,要培养子女的“勤奋意识”,父母在家务上成为高手、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有限时间、准确、优雅、健壮的维护一个高水平的、井井有条的、整洁优美的家庭生活常规是一个重要条件。这样子女的“拖延焦虑”、“品质焦虑”会潜移默化的变得敏感、行动力会被抬高。

ta们还是会过一种“拖到极限、勉强应付”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这个让ta们自己觉得“几乎不能见人”的生活,很可能在客观上水平已经足够高,足以让外人觉得“勤奋无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