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谷爱凌的风评最近变那么多?

因为有一股力量在和“中式舆论引导思路”博弈。

我们的宣传思路非常喜欢“树典型”这个做法。

这个做法的一大好处是非常直白、易于引发情绪共鸣,传播迅速、适用面广泛,并且见效快。

抽象的理念逻辑是很难传播的,但是活生生的、具象化的、执行着理念的人,就要直白、平易得多。

但这样一来,就必须接受两个问题——

第一,意识形态资产过于集中在少数典型身上。

第二,人无完人,典型人物的完美形象难以面面俱到的维持。

这就像把钱都放在木头盒子里非常方便,但是木头盒子却很容易被发现和破坏。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破绽,当然会被敌人看在眼里并且加以利用。

有系统的、成规模的打击中国的一切意识形态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知名人物、典型形象、标志性成就……已经是一种非常显然的蓄意为之的行为。

其手法主要是几种——

1)刺激普通人/自认被社会亏欠者对这些特殊人物所得荣誉和待遇的嫉妒心。

2)放大凡人必然有的不完美,为这些人提供弹药。

3)如果缺少有利的事实,可以捏造。

4)使用一定量的假帐号在适合传播的平台上利用网络传媒的传播规律和规则设置放大传播,营造“主流风气”幻觉,诱导真人账号跟风传播。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人类是一种智力上非常机敏,但是在心灵上非常愚蠢的生物。只要在目标人物的身边足够饱和的安排恰当的暗示、植入,往往就能激活人类的焦虑、恐惧、妒忌、攻击的本能。

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对危机敏感,信奉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默认生存策略,往往对一切负面信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且有“从众为安”的鱼群心态。

这个问题暂时来说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促成这一局面的种种要素都不是短期可以轻易改变的。

树典型宣传策略,是基于一个对应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不发生大的移易,这个策略将仍然是最有效率的策略。

而恰恰是这样一个群众基础,又正好适用于这样一个认知战战术,会使它比较有效。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此而已。

你想相信,你总可以找到宽容的依据;你想否定,你也不会缺乏否定的弹药。

相信的并不比不信的正确或者错误到哪里去。

两者都正确、两者也都错误——而根本不是“多疑的就比相信的更明智”。

问题几乎从来就不是这些典型人物是否客观上白璧无瑕,而取决于你自己、你本人是想成全、还是想拆毁。

如果是出自你自己清醒的认知,那么无论是成全还是拆毁,那好歹是你自己的决定。

真正可悲可叹的,是只想发泄自己的情绪,不在乎被人利用或有什么后果的人。

很多人会想这是因为人穷困了,不顺利了,是社会先亏待了ta,所以ta现在这样佯作不知的对社会发泄不满、加以报复,也是一种朴素的正义——只要社会更富足一些,让ta们过得好一些,ta们自然会愿意成全社会了。

但这个假设其实是不成立的。

因为没有哪个社会可以成功到没有人抱怨的程度,而这些抱怨的人总会下意识的抱团,在某个局部营造出自己才是主流的幻觉,去卷入年轻人。

年轻人有一个客观的时段,天然的是这个陷阱的理想猎物,这一点是客观规律决定的,非人力所能挽回。

所以这个循环将会永续存在,无可根绝。

你无法指望采取某种措施使这个漩涡消失,你只能决定自己要不要被卷入漩涡。

而把这一切都写出来,拆开了平铺在地上,是为了你们至少有机会可以清醒的、独立的做这个决定。

选择红药丸,或者选择蓝药丸。

你可以选择蓝药丸,那至少是因为你的选择,而不是因为蓝药丸所代表的一切逼真感受真的是“事实”。

因为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