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业凉了吗?

实际上,的确外贸部门要严肃的考虑转型问题。

这转型的关键在于,要从欧美发布需求提供设计,中国提供制造的“拉模式”,转向中国主动提供设计、制造和资本,仅由欧美分销商提供销售服务的推模式。

也就是各大头部生产商要开始设立和扩展自己的设计、研发、销售部门,树立“全球总部”意识。

要开始尝试作为玩家——而不是“玩家助手”——参与新的全球贸易。

诚然研发和营销比起原本的仅仅来图来样加工或者仅凭制造能力优势在研发中承担专家助手的角色要风险更大。

但是,通过自己主动承担这一风险,中国厂商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北美分部或美国销售商直接参与美国市场,可以自己保留原本由美欧买家所赚取的品牌利润。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品牌和营销部分才是利润中的大头。

简洁点说——中国要价10美元的贴牌货物,到达欧美买家的仓库再经其售出后售价往往在30美元以上。

那么中国厂商可以考虑这么做——主动承担每件5美元的研发和销售风险成本,向美国市场出售售价为20美元甚至15美元的货品。

而这“5美元”的成本,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直接收买欧美的人力资源,去成立全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

直接大面积接收欧美现在裁掉的人力资源,继续做欧美市场。

实际上,整个体系的团队构成几乎和之前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在甲方的人,现在被裁了,我们请过来,在我们的海外公司里负责当地业务。

我们有能力仅仅通过这种结构转换,就不但有效平衡自己的风险,保住自己原有的出口额,还能向欧美以及一切接受欧美标准的其他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出售自己的商品。

不但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外贸销量,而且在全球与欧美品牌平等竞争。

在快消品、民生用品乃至工业零组件等领域迈向新的市场地位。

这个做法看似大胆,但实际上是有先例的——当年日本汽车业就是抓住了石油危机的契机,果断发力,向囊中羞涩的美国人提供了省油而便宜的车型选择,才一举崛起成世界汽车出口霸主的。

正因为欧美没钱了,所以欧美更需要便宜的货品。

原来的思路,是我们自己尽可能降价——或者至少,目前的欧美买家们是没打算自己来吸收这个成本的。

在他们自己垄断销售的前提下,欧美即使通胀,也威胁不到ta们的市场份额。

恰恰相反,ta们还将因为小型对手的倒闭、以及自己顺应销量下滑的形势一手裁员、一手提价,进一步的提高单位资本的收益率。

甚至还会因为“减员增效”成功,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

如果中国企业里的有识之士——坦率讲,这的确最好在一年前就开始动手铺垫——勇于尝试,那么我们很有希望在未来几年里看到中国出现各种不同行业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

跳过欧美加方,把ta们那一份成本拿出来,与欧美消费者和欧美失业的设计师、职业经理人瓜分。

既有利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业务,也有利于欧美人民本身。

何乐而不为?

尤其是,坦率讲,欧美买家们恐怕已经不值得等待了。

它们恐怕不是“遇到了临时的困难”,而是已经无法在延续之前的经营模式了。

它们不是“一时没钱”,而是恐怕再也不会如之前一样有钱了。

此外,趁此机会回收欧美设计、研发人才,除了可以直接参与欧美和习于欧美文化品位的其它国家市场,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它将非常有利于你们参与国内的内需市场——可以帮助你直接接手现在由欧美进口货占领的中国国内市场。

这一点,跑在前面的安踏集团,通过收购Fila已经充分的证明了——安踏接管了阿迪达斯和耐克所丧失的大部分国内体育服饰市场。时间上已经出现了大量“adidas/nike店面被转租给隔壁的Fila”的现象。

另一个例子则是电动工具界的worx(威客士),通过收购和建设意大利设计中心,这个国产品牌已经在全球攻城掠地,跟博世、密尔沃基、牧田、史丹利有力争夺市场,而且出手越来越高明和强硬。

更不必提早已在这样做的华为、比亚迪了。

简而言之——

抛弃幻想,不要坐等。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如果你没抓住机会,那么这一次抓住机会由拉改推的你的同行,用不了三四年就会来决定你的卖价甚至生死了。

王侯将相,您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