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台湾作家谈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这里面“台湾”、“中国”这些关键词完全是多余的。

用不着台湾作家,其实随便哪个人都觉得大多数的聊天“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属于“表面上聚在一起”。

也用不着“中国”,全世界都一样——大英帝国的“聊天气”不就世界闻名?

不然哪来这么多人哭诉孤独?——要是聚在一起都有生命的交流,你怎么会觉得孤独呢?

那么,难道只有中国有很多人觉得孤独?

去掉这两个多余的变量,真正的问题是“聊天缺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个层面的交流”——所谓的谈文学谈艺术之类,只不过是交流这些关键信息的载体。

谈天气、谈化妆品、谈吃喝玩乐就不容易谈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去而已。

不错,只谈吃喝玩乐的聊天聚会确实不涉及更深的思想交流,仅有聚会的形式,但它的意义实际上是啥呢?

是“不管我跟你三观上有无差异,是否同路人,我仍然承认和接受和你之间有值得聚会的关系”。

不管三观是否一致,我们是同事。

不管三观是否一致,我们是亲戚。

不管三观是否一致,我们是老同学。

不管三观是否一致,我们是老乡。

不管三观是否一致,你是我朋友的朋友。

所以我们聚会,通过聚会见证这个友好关系的真实性、有效性。

因为人不能只与三观一致的人打交道、不可能只靠三观一致的人的帮助生存。

所以人要不断的擦洗、维护这种三观无关的社会关联,作为“同志网”之外的第二层社会保护网。

显而易见,有这第二层网的人要比只有同志网的人安全。

这里就显露出问题的真相了——

很多人实际上是在实施“单一同志网”的路线,即只与同志在一起,同志太少,那就极力增加同志。

这样就会产生对“三观无关聚会”的抱怨,因为这种聚会满足不了ta竭尽全力招募同志的需求。在这种聚会上,ta通过谈论哲学、艺术、政见这类典型的同志话题发起的同志招募动作,没人接茬,成本空掷了,所以ta感到愤懑不满。

这才是这个抱怨的本质。

问题是——仅仅依靠同志的“单一同志网”策略,是否真的比“同志/非同志双社会网“策略更优良?

这就要看同志网的特性了。

首先,同志网天生规模就比较小。

这不单是“交朋友不受限于三观一定比受限于三观交得多”的问题。

同志的好处是不必说的——得心应手、安全感足。

问题是同志难得。而同志难得的根本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除非你的价值观经过足够的打磨,否则一般会存在大量的内在矛盾和模糊。

存在内在矛盾,就会出现同志的某个行为在此一时让你感到志同道合、在彼一时却让你如堕冰窟的问题。

其实那不是人家变了,而人家总有一天要被你定义为敌人。比如“我说不要就是要”这种二刀流,耶稣都躲不开。

存在模糊也是一样,迟早有一天明明你之前觉得挺好的事,今天在你嘴里变成十恶不赦。

而你又不讲原谅和宽恕,只讲“叛徒比敌人更可恨”,如堕冰窟了你多半就把对方除名了——甚至还附带“触及灵魂的批判”,要天诛。

于是这同志网能装得下几个人?

第二,同志网存在发展逻辑上的倒置。

越是年轻幼稚的人,对同志所带来的价值认同感和身份感就越渴望,就越是执着的想要先建立同志网络,越是认定单一同志网就足以让自己安居乐业,相信建立非同志网的一切努力都是多余的,一切相关的要求都是一种传统压迫、封建残余。

但与此同时,越是年轻幼稚的人,自身的三观越是欠缺逻辑空间和宽容,离建立那张足以安居乐业的同志网络所需要的最低标准越远、越不可能达到自己的最低目标,于是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个策略的失败或至少重大挫折。

这形成了一个令人悲痛的倒挂,老实说,是青少年深度抑郁的一大根源。

其实单一同志网策略是不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不是。

但它要能行得通,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自己的三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要足够宜居。

某种意义上讲,在子女成年之前塑造出一个及格线以上的、足够宜居的伦理体系,是父母的关键任务。

但现实的讲,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大多数人在十几二十岁——甚至到30、40也不稀奇——自身的三观其实都有内在的死结。

这种死结的存在,意味着对你存在逻辑显然的、接受非同志网的必要。

你对非同志网络的态度轻蔑,不屑一顾,脑子里都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无效社交”、“繁文缛节”甚至“封建”、“屈辱”,你就会陷入到一个“同志网千疮百孔,但却无第二层网兜底”的危险境地。

你不孤独、焦虑是不可能的。

而这孤独焦虑对你造成的动力,往往被你进一步的拿来加倍努力的“加大招募力度”。

你越是抱着这个心态,“怎么到处都是低效社交,没有生命交流”的怨恨就会越重。

形成一个闭环,两只大手掐住你的脖子。

所以,出路在哪?

在于清醒的认识到“非同志网络”不是你可以弃如敝履的东西

它有不可否认的价值,至少在你的青少年阶段有关乎生死存亡的意义。

它当然不是免费的,它要求你丢掉那些“无效社交”、“繁文缛节”、“封建残余”的活见鬼的话术,要求你主动承认和自动理解那些尊称、礼仪的价值。

但是它给你的回报是你不必因为缺少同志而惊慌焦虑,也不必因为同志不够而对仅剩的同志“加倍严格要求”。

恰恰是那些你所看不起的“热衷世俗”、“善于钻营”的人,往往拥有比你更厚的同志网。

你就一张网,还是破的;

人家两张网,你那张还比你厚和密。

你自己想想,谁对谁错?

“表面上聚在一起,缺少生命的交流”,排除掉这话里的怨气,的确是事实。

但这个事实自有其合理性。

“表面上聚在一起”,远比“不聚在一起”要强。

“缺少生命的交流”,本来生命的交流就只能是罕见的少数现象。

而且你越嫌弃,你会越缺。

认识错误,及时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