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 8 日南京大学 19 幢有同学跳楼,发生了什么?

不知多少“励志”的话,所激励的不过是被扶正的贪欲,在将来会逼人自杀。

把那些东西说得天好地好,说得没有了就如同生活在地狱——之所以要拼了命去把小孩子们教成这样,无非是怕ta们“不努力”。

谁说做不到xxx、得不到yyy,就没有活的必要了?

其实这个世界的可爱奇妙之处小孩子们还远远的没有见识到,早早的就断言不值得再看了,逻辑其实并不通。

有的人甚至不是对得到的可能已经绝望了而自杀,而是经过努力真的“得到了”,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了,都拿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

原来我奋斗了半辈子,就是为了这些而已。

我可不可以觉得没意思?

再见”。

可惜了啊……唉。

父母们,在教自己子女努力的时候,仔仔细细想好这些被你设计出来的驱动机制有多大的机会会发育成绞索。

不要以高驱动力为优先设计指标,而要以低致死率为优先设计指标。

不是以喜欢追求美好、探索未知、挑战卓越本身为乐,而是以功成名就后的种种福利为乐;

不是以“一箪食一豆羹,回也不改其乐”为欣羨的对象,而是以风光发达、衣锦还乡的体面为羡慕的对象,

那不是爱,那是在努力的杀人。

只要教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无论毕业时是第几名,人都走在一条毁灭的轨迹上。

最好的结果只不过是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