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召开发布会,回应东航坠机原因等相关传言称「系谣言,已报警」,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下面这些话的前提,是你是一个普通人,你的诉求是尽可能高效、安稳而建设性的生活,不涉及你是法官、警察、纪委、国安、武警或者蝙蝠侠这类特殊情况。


听人说话,有一个基本的要害,就是如果这是某种证言,这位证人有多accountable——在多大程度上能确保消息源被追究责任。

举个例子,某人发消息,说自己“因为防疫隔离要饿死了,都没有人帮助自己,求助也没人管”,但是ta却不说自己在什么小区、电话或者邮箱多少、别人要帮的话要怎么帮他

这就客观上构成了“以求助为形式的制造焦虑”。

一个消息能追查到根源,就称为有根消息。

不能追查到根源,或者追查到根源其根源不在法定管辖范围之内——譬如来自某管辖外的海外来源——就称为无根消息

你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无法也无力去分辨是否谣传,你可以遵循这个简单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1)消息有根,来不及查验,可以在实践上当作真实消息处理。

2)消息无根,来不及查验,直接当做无效信息

3)遇到有人拿无根消息煽动ta人情绪或者鼓吹某种行动,你不要“辟谣”,不要去质疑其合理性、真实性,而要集中在它的“无根性”上。

质疑其合理性、真实性,只会让你陷入立场对立之中,因为关于合理性和真实性极其容易因为政治立场形成坚固的分歧,将矛盾转化为立场矛盾、造成“社会性过敏反应”、“社会炎症”。

但是关于无根性,却极其容易达成显然共识。

哪个小区?你哪个朋友?哪个业主?哪个团购?这消息的来源是?出自哪个政府文件?

这消息没署名,没有人为它的真实性负责,这一点是“消息缺少署名”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确切证实的。

我不谈论你的消息是否真实,也不谈论它是否不合常理,我只是很客观的指出,这消息没有人对其真实性承担责任。

这个不是在谈论牛顿定律这样的由独立可重复实验来提供信用的学术话题,而是在谈论以人的信用为担保的见证性事务。

你是在转述一种证词,那么证词的基本要素——证人署名——一定要齐全,才能被纳入“投入资源进行调查/做出处理”的程序之中。

没人署名,默认直接拒绝处理,即默认不投入任何资源——包括辨识真伪、确定合理的成本,更不必说加以处理的成本。

我根本就没说你说的是假的,你横眉立目说我怀疑你说谎,岂不是文不对题?

这一点你守牢,你就能以最大的效率摆脱甚至对抗这类认知战术(或曰无效信息)的影响。

否则,以现在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密集,你光是无差别的投入鉴定成本就足以精疲力竭,并且极其容易因失察而被误导。

为什么叫“默认不处理”呢?这意思是除非它引起你什么特别的兴趣,否则照此办理。照此办理的应该是常态,是习惯,是绝大多数情况,不照此办理必须有特殊的原因,有特殊的、真伪之外的额外收益——譬如出于研究社会心理的目的、出于写论文攒案例的目的、出于市场调研的目的。

而在所有的“不处理”之中,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要害,就是绝对不要自己跑去给无根消息署名,

比如,因为抬杠抬激动了,为了自己的面子,冲口而出“我向你保证这是真的”——这话一出口就立刻造成法律责任。

又比如,你从某甲处听到某某刺激的传闻,在转述的时候却隐去“某甲告诉我”,以“我告诉你们哦”的形式表述,那么你就是在自己为这消息署名。

因为对对方来说,说这话的就是你,ta们相信这话是出于相信你。于是造谣滋事、诽谤诬陷的指控就会对你成立,法律责任就会由你承担。

这就好像“据日新社报道,某国刚发生地震”前面那句“据新华社报道”被你在转述的时候给去掉了,变成成了你自己亲口说“某国刚发生地震”。

如果事实上没地震,你就要负责。

因为你已经署名了。

补充一点——这个方法当然不是万无一失,当然会有各种“错杀”。

但是世界上并没有成本足可负担的绝对有效的信息过滤策略。你一定要强调“百分百去芜存真”,其净结果常常是“多花十倍精力,命中率提高0.5%”。这多0.5%的命中率造成的收益,根本不足以弥补你那十倍的成本投入。

世界上任何一把沙子里都有黄金,但你一定要每把沙子都拿去淘,你一定输到裤子都穿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