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吃掉了我两颗香菇,我疯狂的辱骂她我把厨房砸了,我这是怎么了?

青少年发育不完全,情绪稳定性差,所以常会对刺激做出远远超出比例的激烈反应。

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先激烈反应,然后面对后果,然后因为沮丧和悔恨形成抑制机制,对下一次反应的幅度做出自动限制,这本来就是成长和发育的正常规律。

你在沮丧状态下的激素分泌,本身就是促进你的情绪管理器官发育的必要物质基础。所以其实没有必要对此过度反应,正常的总结经验教训即可。

不要因此轻易的自我定义“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治不好的病”。

一旦你走了这条路,原本的沮丧就会被这种自我肯定/自我开解所消解,下一次反应的激烈程度就不会因此获得抑制——你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是你的个性权,或者认定这就是治不了的病,那有什么可抑制的?

你的发育方向就不会是因此感到沮丧和后悔,而是因此感到对社会、对他人的愤怒。

你的行为所造成他人的痛苦,原本应该引起你本能的沮丧和悔恨,此时却会导致你获得“罪有应得”“活该”的快意。

如果你再到网上去寻求一番其他人的共鸣、安慰,进行二次快感榨取,那么这整个过程很可能会对你形成净快感体验。

如果事情的走向是这样,那么这件事尽管过程复杂曲折,但最终却会给你快感,这往往会进一步的固化甚至提升你下次发作的激烈程度。

简单点说——

以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你想要的所有的思想服务都存在着。

给你叫好的,只要你找,一定有。

说你不对的,只要你找,一定有。

安慰你的,只要你找,一定有。

批评你的,只要你找,一定有。

而且绝大部分都既对你没有什么获取成本,供应也很充足。

这意味着当一件事发生,就它对你会构成净快感体验还是会形成抑制这个问题,你拥有比前代人大得多的决定权。

前一代人没有互联网,最多只有邻居,而邻居是不会随便得罪父母的,所以父母的反应垄断了情绪反馈市场,对你这个唯一的消费者达成了塑造。

但现在你想要什么就能拿到什么,而且基本不限量。

客观上,你自己在决定你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

老实说,这对青少年与其说是一种幸运,不如说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这其实是给青少年去掉了一层保护,过早的将你们丢进了命运的筛选机。

选对了的,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飞速的成熟。

选错了的,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误入歧途。

不像三十年前,家长们只是在子女上大学甚至工作之后才结束自己的影响周期。

现在家长们的交卷截止期提前到了子女们学会自由上网为止——ta们只有这么短的时间来影响子女自由接触外界信息时的偏好。

一旦子女可以自由进入信息市场,自由选择情绪产品,ta的预设偏好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除非,ta运气很好,看到一些足以改变ta偏好的东西。

比如现在这一篇。


这篇东西,是为了告知了这个事实——

其实你对你自己的发育方向有决定权。

你决定关注谁,决定听从什么,对你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

你想要借助这些外部信源去引导自己确信某个理念一点没错,你一定会达到你的目的,你只是需要面对这样做的客观后果。

你要根据这理念的客观后果来选择理念,而不要在再根据“这个理念有多少人赞同”来选择你的理念。

走后一条路实际上是无意义的——因为一定会有足够的人赞同。

你要主张父母皆祸害,一定会有足够多的人赞同。问题是这之后是什么?

你要主张女权皆恶魔,一定会有足够的人赞同。问题是这之后是什么?

“这之后是什么”才是你需要在意的唯一的决定你立场的要素。

妈妈吃掉两颗香菇,你把厨房砸了,你想要主张这没有错误,只要你努力筛选寻找,你一定可以获得足够的赞同者来同意你什么问题也没有。

问题是,“吃香菇砸厨房没有错”之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