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本身犹如无数个周期不同的波的叠加。每个波的振幅、波长和波形函数都彼此不同。如果同一个波你经历了若干个周期,你比较有希望根据现有数据拟合出这个波的公式来。
而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周期最大的波,时间跨度超过了人类所能研究的极限。
人类存在的整个历史经历不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这个周期需要全宇宙所有的种族前赴后继的接力才会完成。人类所在的也只是历史总周期的一个小段而已。
最大的历史线只有一条,没有另一个平行时空作为“对照组”。
因此人类的历史研究只能用于判断小周期、多次高频出现的历史现象,但却无法判断整个浪潮本身。
比如重力其实就是对无数次“下落类历史现象”的总结。下落这事在你一生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所以你才会有足够的数据去发现规律。
比如有一道题,上次你做错了一步,这次又出给你,你那一步不那么做,结果就会不同。这种经过高度抽象过的考题,就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于是总结考试做错的题来防止下一次做错,这是有效的。
又比如你做个小板凳,上一把你做错了,四脚不平,你总结了是什么问题,做下一把小板凳时你可以有意义的讲“如果你不这么做会更好”。因为下一把小板凳和上一把确实相同。
这个策略有效的前提,是下一个问题必须与上一个问题同质。可以在拓扑相等的前提下有尺度差异,但是必须仍然是同一个问题。
只有对同一个问题,历史经验才有足够的参考意义,才有谈论“如果不这么做会更好/更糟”的意义。
如果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那么对先在问题的总结对后发问题就没有断言性的指导意义。比如上一个女朋友因为你没赞成某事和你分手,并不意味着这个女朋友会因为你转而赞成某事就不会与你分手。
相对的,像战争这类一生也发生不了几次的大周期的历史事件从根本逻辑上就是无法以断言语气讨论“如果xx就不会xx”的。
即使经过某种程序形成了对这类事件的某种不容挑战的共识,那也仍然只不过是政治正确,表达的只是一种坚决的赌注,一种强烈的主观期盼。
换言之,只是表达了一种政治的、愿望的立场,而非科学的、学术的结论。只是表达了“我希望/宁肯相信他错了”,而不是“可以证明ta是错的”。
你什么也没证明,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希望。
而你以为自己是客观的,只能证明你不但更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能力和态度,而且还处在自欺而不自知的状态。
小朋友们喜欢讨论历史大事,而且往往呈现出与年龄阅历不相称的自信和刻薄,其实只是“天天做题,于是以为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也不过是奥赛数学题”这样的无知而已。
相似只是相似,并不等于相同。你并不能简单的断言现状和与之相似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
是不是无关紧要,要等待历史自己来确定。
因为人类对大历史的绝对无知,所以人类处理大历史问题,注定无法走“吸取历史教训”的路线,而只能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国家公器,不可轻授”的程序性手段愿赌服输。
决策者通过有效程序上台,做出了有效决策,即使在事后看有这样那样的代价或者损失,也只能按照“这是历史的意志”来理解和处理。
历史的意志无所谓对错,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只讨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不讨论“当初要是xxxx,现在就不会yyyy”,后一种讨论和前者比起来只是一个没有实践意义的行为。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0 1.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