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称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完成,共损失 5176 人,乌方损失 3 万人,真实情况如何?
一种猜测:
1)展现甚至炫耀持久作战能力。
开始安排部队轮番休整,实现轮战模式。
总结讨论改进战术,在全军推广,进一步改善作战效率和降低伤亡。
在战场上炫耀基于实战经验新研发的装备——尤其是新的巷战装备。
2)组织占领区的攻心战。
这包括在占领区做大量的公审公判,让幸存者现身说法,提供大量乌纳背叛和残害自己国民的证据,尤其是阻塞人道走廊、挟持平民做肉盾、故意利用民宅、民用设施作战等战争罪行。
重新建立占领区秩序,免除一切债务,安排人员甄别,实施医疗救助和物资救助。
尤其是在此期间提拔一批积极分子——往往是乌纳罪行的幸存者——广泛担任临时行政职位。
与此同时,安排希望撤往乌西的人群通过人道走廊正常撤离。进一步改变当地人口结构和消除治安隐患。
以此为铺垫,铺垫撤军后的善后安排——例如推动地区自治公投并许诺军事保护,甚至着手训练自治州直属部队,安排他们跟随参战。
3)在野战方向上,抽调兵力继续向前进攻,稳扎稳打,攻敌所必救,逐渐压迫、诱使乌军向敖德萨、第聂伯罗等战略要地退缩和集中,寻求正面决战。
这一步的优先级恐怕还会在攻克哈尔科夫、苏梅等已经被围的乌东据点之上。
因为这些城市守军已经无力突围,大可以仅仅维持压力继续消耗守军的物资和意志,降低收割成本。时间本身就是武器,等待时间完成大部分工作要好过急切强攻。
尤其是,如果哈尔科夫等城市过快陷落,可能会导致基辅提前绝望而妥协,会妨碍在控制区的全部治理任务的完成。保持“这些城市还在抵抗”的假象态势,可以在继续消磨基辅斗志的同时,又抬高基辅投降的门槛。
反过来,如果在第聂伯罗和敖德萨与乌军剩余的生力军正面决战,并且取得胜利,击溃或者歼灭了乌军最后的主力,则那几个围城的抵抗意志可能迅速崩溃,望风而降。
乌东继续打什么小队阻击的意义也不大了。
大势已去,all is lost。
4)在围城方向上,持续而稳健的施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用自己的火力去逼迫对方消耗火力。不断削弱防守资源和斗志,为触发集体投降铺垫条件。
5)空天军持续进行精确远程打击,攻击乌军的各种仓库、宿舍、训练营地、一切残留的技术装备。更重要的是,搜索和攻击一切东行的乌军车队甚至车辆。尽可能的将北约军援消灭在运输途中。
6)外交方面,四面出击,积极增加与即将深陷能源或粮食危机的相关国家的互动(例如埃及),推动“不和谐的声音”,“不配合姿态”,引导国际舆论风向渐渐转向。
7)开始不断释放积累和收集的“真相视频”之类的新闻素材。驳斥和揭穿西方宣传战中情急之下肆意撒过的谎和隐瞒的事实。配合通胀、能源、粮食等种种压力,影响西方国家内部出现务实、反北约、反政治正确的潮流。
8)对内表彰功勋,宣扬胜利,制造战争传奇和战场英雄。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0 1.0 协议 。